《深圳市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
廣告作為通過各種媒介向公眾廣泛傳遞信息的重要傳播手段,對公眾性別文化意識和城市文明風尚有著普遍而深刻的影響。近年來,廣告中性別歧視問題時有發生,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性別平等落到實處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們編制《深圳市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嘗試在廣告性別平等審視、處理等方面進行探索,為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創造經驗。
一、編寫說明
(一)編寫依據
本《指南》依據《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廣告法》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編制。《憲法》確定了男女平等原則,《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禁止大眾傳媒貶低損害婦女人格,《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內容,《中國婦女發展綱要》要求完善傳媒領域的性別平等監管機制,《深圳經濟特區性別平等促進條例》規定了廣告不得包含性別歧視的內容。
(二)編寫目的
1.先行先試制定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標準,改變目前判斷標準模糊的現狀;
2.推動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在廣告設計、制作和發布中,承擔預防和糾正性別歧視廣告的責任;
3.在廣告監管中引入性別審視視角,從源頭上監管預防、制止和減少性別歧視廣告的出現;
4.增強公眾提高性別平等敏感意識和性別歧視的識別能力,消除性別偏見;
5.促進廣告弘揚現代性別文明、傳播先進的性別平等文化。
(三)適用范圍
本《指南》主要適用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發布的公益廣告、公告、啟事、聲明等參照執行。其責任主體具體包括以下單位和個人:
1.自行或委托他人進行廣告設計、制作、發布的廣告主;
2.接受委托提供廣告設計、制作、代理服務的廣告經營者;
3.為廣告主或者廣告經營者提供廣告發布平臺的廣告發布者。如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絡,大型戶外廣告位招租單位、燈箱廣告所有者等;
4.從事廣告發布、傳播的管理部門和機構;
5.從事廣告審查、監管的部門和機構;
6.開展廣告性別歧視監測評估的機構;
7.其他相關單位和個人。
二、性別歧視廣告的認定
(一)性別平等的定義
性別平等是指在尊重生理差異基礎上男女兩性尊嚴和價值的平等以及機會權利和責任的平等。
(二)性別歧視的定義
性別歧視是指基于性別而作出的任何區別、排斥或者限制,其目的或者后果直接、間接地影響、侵害男女兩性平等權益的行為。
(三)廣告涉嫌性別歧視的情形
1.情節、造型、神態、動作、畫面、文字、聲音等含有性暗示;
2.對男女兩性的身體存在貶低、侮辱、暴力或傷害等情形;
3.物化女性或男性形象和身體,如與商品無關地突出顯示女性胸、唇、腿、臀等部位;
4.貶低女性或男性的能力和作用,如:描述男性是家庭經濟支柱,忽略女性的貢獻;
5.刻意突出女性的從屬角色和地位,如:把女性列為男性保護和供養的對象;
6.其他涉嫌性別歧視廣告的情形。
三、預防和教育
(一)宣傳性別平等文化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在廣告活動中應倡導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性別平等文化,著力刻畫女性獨立自主、勇于作為、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
(二)定期開展培訓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應定期開展培訓,提高員工性別平等意識,自覺履行預防性別歧視廣告的職責。對管理人員和廣告審視部門的員工應進行專門培訓,提高對性別歧視廣告的識別水平。
(三)增加廣告性別平等審視內容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應將廣告的性別平等審視內容納入本單位廣告審查范圍,制定廣告性別平等審核流程,嚴控廣告審查關。
(四)制定廣告性別平等審視制度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應當制定本單位的廣告性別平等審視制度。廣告性別平等審視制度應該明確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1.有認定的情形。可以根據本《指南》的認定情形,細化本單位廣告性別歧視認定標準,讓員工了解什么是性別歧視廣告,提高員工甄別性別歧視廣告的技能;
2.有嚴格的審查制度。根據本單位的實際制定相應的廣告審查制度,可以實行定崗定員定責制度,便于責任追究,嚴把出口關;
3.有清晰的內部投訴程序。應有明確的廣告投訴受理部門、處理程序以及讓公眾知曉的運行機制;
4.有相應的懲戒措施。對已發布的性別歧視廣告,有內部責任追究機制和相應的懲戒措施。
四、廣告性別平等的審視
(一)審視原則
1.合法原則。廣告的設計、制作、發布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出現貶低、損害女性或男性形象的內容;
2.平等原則。廣告的設計、制作、發布應當充分體現男女平等的原則,不得對女性或男性存在任何偏見、歧視和限制;
3.和諧發展原則。廣告的設計、制作、發布應當積極提倡兩性和諧相處共同發展,不局限于社會固有化認知中的兩性角色和能力。
(二)審視重點
1.重點領域。重點對家庭用品、醫療美容、教育培訓等易于局限女性或男性社會角色,物化男女兩性身體的領域進行審視。
2.重點環節。重視廣告發布前的審視工作,把性別平等理念融入廣告的設計、制作、生產等各環節中,減少或消除性別歧視廣告。
3.重點形式。重點對點擊量大、覆蓋廣、影響大的影視、戶外、自媒體、互聯網等渠道發布的廣告進行重點監測評估。
(三)審視標準
1.倡導性標準
(1)塑造具有“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女性形象;
(2)倡導女性社會主體地位,改變傳統女性從屬地位和“男強女弱”刻板印象;
(3)倡導平等、和諧、民主的性別關系,改變現行存在的某些男女不平等現象;
(4)倡導兩性共同分擔家務勞動,改變傳統家庭領域陳規定型的性別分工;
(5)鼓勵男性參加致力于推動性別平等的行動;
(6)其他促進性別平等的內容。
2.否決性標準
(1)扭曲、損害、物化女性形象及身體。主要表現形式:
①與商品無關地突出顯示女性胸、唇、腿、臀等部位;
②情節、動作、神態、畫面、文字、聲音等含有性暗示;
③對女性身體貶低、侮辱、暴力或傷害等情形;
④物化女性形象和身體。
(2)固化陳舊定型的男女性別氣質和行為特征。主要表現形式:
①表現女性容易被物質誘惑;
②將家務勞動設定為女性的責任;
③表現女性具有非理性購物傾向;
④對兒童進行“男強女弱”的性別塑造。
(3)貶低或歪曲女性的能力和作用。主要表現形式:
①表述女性不擅長駕駛、機械、科研等工作;
②表示掙錢養家的是男人,忽略女性的貢獻;
③女性在工作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或無法承受工作壓力。
(4)刻意突出某一性別的從屬角色和地位。主要表現形式:
①表示男人的職責就是保護和供養“他的”女人;
②描述用金錢或物質引誘或回報女性。
(5)其他含有性別歧視的內容(包括對男性性別歧視的情形)。
(四)審視結果的處理
1.廣告發布前審視結果的處理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和廣告發布者對明確含有性別歧視的廣告,應作出不予設計、制作、發布的決定;監管部門應作出不予登記、禁止發布的決定。
2.廣告發布后審視結果的處理
(1)對于存在性別歧視,但問題不嚴重的廣告,監管部門可以要求糾正后,重新發布;對拒不改正的,監管部門應當禁止發布;
(2)對于存在重大性別歧視問題,引起公眾批評、舉報或投訴的廣告,監管部門應當立即要求停止發布,依法查處。
3.審視結果存在爭議的處理
對審視結果存在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向市性別平等促進辦公室提出申請,由市性別平等促進辦公室出具意見。
五、相關職能部門、廣告主體的職責
(一)職能部門的職責
1.宣傳部門的職責
(1)大力支持開展性別平等宣傳教育工作;
(2)負責公益廣告的性別平等審視。
2.網信管理部門的職責
(1)開展性別平等網絡宣傳教育;
(2)其他有關性別平等審視的工作。
3.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
(1)開展性別平等宣傳教育;
(2)負責醫療廣告的性別平等審視指導;
(3)負責醫療廣告市場的性別平等管理;
(4)其他有關性別平等審視的工作。
4.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
(1)加強性別歧視廣告監測監管;
(2)依法查處含有性別歧視的違法廣告;
(3)其他有關性別平等審視的工作。
5.城管部門的職責
(1)開展性別平等宣傳教育;
(2)其他有關性別平等審視的工作。
6.市性別平等促進辦公室的職責
(1)開展性別平等宣傳、教育和培訓;
(2)對本市涉及廣告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社會性別分析和性別評估,提出意見和建議;
(3)開展廣告性別平等調查研究,聯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擬定消除廣告性別歧視的政策;
(4)聯合職能部門、企業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總結交流消除性別歧視廣告經驗,編制性別歧視廣告典型案例;
(5)對典型的影響重大的性別歧視廣告進行公益訴訟;
(6)其他有關性別平等審視的工作。
7.其他廣告審查機關的職責
(1)開展性別平等宣傳教育;
(2)負責特定行業廣告的性別平等審視指導;
(3)負責特定行業廣告市場的性別平等管理;
(4)其他有關性別平等審視的工作。
(二)廣告主體的職責
1.廣告從業者的職責
(1)加強員工培訓,提高性別平等意識;
(2)建立本單位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機制,在設計、制作、發布等環節嚴格把關;
(3)受理公眾的投訴和舉報;
(4)其他有關性別平等審視的工作。
2.行業協會的職責
(1)依據本《指南》在行業規范里,加入性別平等審視的相關內容;
(2)通過行業規范督促和約束組織成員遵守自律準則;
(3)接受公眾舉報或投訴;
(4)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專業培訓,提高業內人士識別和判斷性別歧視的能力;
(5)其他有關性別平等審視的工作。
六、投訴和舉報
(一)投訴或舉報渠道
任何單位和個人認為廣告中存在性別歧視問題,可向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投訴,也可向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性別平等促進辦公室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投訴。
1.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電話:12345
2.深圳市性別平等促進辦公室投訴電話:12338
(二)投訴或舉報處理
1.受理部門接受投訴、舉報后要進行查證;
2.對事實清楚、歧視明顯的廣告,應依法處理;
3.若投訴、舉報問題屬于其他部門管轄范圍,可以依法轉介有權部門處理;
4.對附帶賠償的投訴,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5.受理部門應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舉報人。
| 深圳市婦女聯合會辦公室 2020年12月14日印發
|

